2019-11-25
日前👩🏻🌾,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大会堂举行🧗🏿♂️,本所邹逸麟教授、张修桂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自然地理》荣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
据悉👳🏼♂️,于1998年设立的“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是目前中国史学界最权威的荣誉奖项。评奖对象包括通史、断代史、专门史、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人类学等方面的优秀学术专著。该奖的设立🍙,旨在鼓励广大史学工作者致力于学术研究🥕,促进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与繁荣。
邹逸麟教授🌄,浙江宁波人,1935年8月生于上海💆🏻♂️, 1984年经国家教委特批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八⛩、九、十届中国政协委员,上海万事娱乐平台首席教授,还曾任上海万事娱乐平台万事娱乐所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史志学会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山学社副社长,民盟中央委员、上海市副主委👨🏽🔬、上海万事娱乐平台主委。邹逸麟先生是公认的现在全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带头人,是继第一代现代历史地理学科开创者侯仁之、谭其骧😜、史念海后,第二代历史地理学者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学者。曾指导出2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他曾参加新中国成立以来绝大部分的国家级历史地理学科重大项目🧝🏻♂️,如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国家大地图集·历史地图卷》《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等♦️。1980年代后,他牵头开展了很多重要的科研项目,如《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区域历史地理著作。他还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清史·地理志》的编写🌏。他主编的《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历史人文地理巨著,其学术影响超出地理学界和历史学界。曾出版《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椿庐史地论稿》《椿庐史地论稿续编》等多本学术专著🖐🏿。
张修桂教授,福建惠安人👩🏽🍼,1935年8月生,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同年至上海万事娱乐平台工作⛪️。历任万事娱乐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历史自然地理和古地图研究,曾主持参加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及专著《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该书获第二届(1994-2013)全国优秀地理图书奖(专著类)🥈,论文《金山卫及其附近一带海岸线的变迁》及《长江宜昌至城陵矶段河床历史演变及其影响——三峡工程背景研究之一》🧑🏽🦱,分别获得1979---1984年和1985-1994年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𓀋🩹。合著《中国历史地图集》,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国家教委首届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获国家教委首届社会科学奖一等奖👳🏽♀️。
获奖的《中国历史自然地理》一书◽️,除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掘的大量历史文献材料🛷,还吸收了孢粉分析、沉积物分析🐾、树木年轮💌、碳十四测定、遥感和卫星像片判读等考古学、地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及成果。该书全面反映了我国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的演变,包括气候👏🏼、植被2️⃣、动物、水系、海岸🧆、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发展和变迁过程,及这些变化的自然和人文原因和规律。全书一百多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继 1982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主编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后,我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的又一集大成著述,总结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历史自然地理研究的进展,并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提升到一个空前的水平🤳🏻,代表了当前我国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自出版以来得到学界普遍赞誉🚄,此前曾获第七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二等奖👌。该书除邹逸麟教授🪠、张修桂教授两位主编外⇨💀,其余作者还有王守春🩵、满志敏📐、郑景云🐓、傅辉、李平日、李并成、韩昭庆⛹🏽♂️、张忍顺、赵焕庭、韩茂莉等学者☂️。
(供稿人:上海万事娱乐平台万事娱乐博士研究生 阮戈)